年度
|
說明
|
一、期刊論文
|
1.具匿名審查制度之期刊
|
2010
|
〈創作罷工事件後——從流派角度再談原住民漂流木藝術美學特色〉,收錄於汪曉青主編,2010。《原藝論:原住民藝術論文集》。國立東華大學部落美學數位典藏與創作整合學程。
|
2007
|
〈在虛幻、理想與現實之間:台灣原住民人像雕刻中的殖民與去殖民想像〉。《現代美術學報》。第14期,107-134。台北:台北市立美術館。
|
2005
|
〈人味!哪去了?博物館的原住民異己再現與後殖民的展示批判〉。《博物館學季刊》。第十九卷第一期,65-77。台中: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。
|
2003
|
〈從季.拉黑子的創作歷程看九0年代台灣原住民創作意識的覺醒與矛盾〉。《現代美術學報》。第六期,105-124。台北:台北市立美術館。
|
2.不具匿名審查制度之期刊
|
2011
|
〈為什麼「形、色、紋、質」?為什麼「微觀」?台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策展論述〉,《文化驛站》,29:4-9。
|
2009
|
〈歸途中的優席夫〉。《藝術認證》。第29期,68-71。高雄: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|
2009
|
〈2000年代文化政策下的臺灣原住民藝術走向〉。《臺灣工藝季刊》。第32期,12-17。
|
2008
|
〈從失敗、超越到卓越:尤瑪.達陸與史前館公共藝術〉。《公共藝術簡訊》。第83期,20-23。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。(轉載於2008年《文建會公共藝術實務講習手冊》) 。
|
2007
|
〈對刻板「原住民性」的反動:2000年代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可能〉。《藝術認證》。第17期,56-59。高雄: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|
2007
|
〈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之觀察〉。《藝術認證》。第16期,48-51。高雄: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|
2005
|
〈被掐住的喉嚨,終於可以放聲高歌?從台灣原住民現代藝術的轉變思考藝術的養成〉。《典藏今藝術》。156期,185-186。
|
2000
|
〈個人藝術創作與部落文化傳承:季‧拉黑子「歸零儀式Basalaigul」的思考與實踐〉。《藝術家雜誌》。305期,410-412。
|
1999
|
〈解讀臺灣原住民木雕藝術興盛之現象〉《台灣博物館民族誌論壇社通訊季刊》,第2卷第4期,p22-32。
|
二、研討會論文
|
2011
|
〈從殖民同化到多元尊重的新國族論述探討國家級博物館、國家敘述與原住民的關係:美、加、澳、紐、臺灣之初步比較〉 於「十字路上的博物館學術研討會」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,100.11.24-25。
|
2008
|
〈是特色?還是異國情調?台灣原住民藝術中的殖民美學分析〉發表於「超越時光.跨越大洋——南島當代藝術研討會」。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。
|
2003
|
〈把原住民找回來:原住民參與博物館的挑戰與實踐〉。《批判、反省與實踐:百年來台灣博物館的原住民文化展現論壇》。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,61-71。
|
三、技術報告
|
2003
|
《美國原住民博物館與社區博物館考察報告》(與林頌恩合撰)。
|
四、評論
|
2010.05.12
|
〈別矮化了原民文化權〉。《中國時報》論壇。
|
2007.06.20
|
〈拒絕殖民之眼的監視〉。《中國時報》論壇。
|
2004.08.18
|
〈博物館,不該和原住民隔絕〉。《中國時報》論壇。
|
五、1999年第一屆帝門藝術評論徵文獎 首獎
|
1999
|
〈認同與藝術表現:當代台灣原住民木雕藝術隱含之原住民化現象〉收錄於《第一屆帝門藝術評論徵文獎》。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出版。
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,2000/01/07、2000/01/08連載。收錄於2006,《臺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第三輯——藝術教育》,頁152-163。臺北: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。
|